兴源建设与您分享:如何合理搭配植物以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
利用不同植物高度构建层次
乔木层选择与布局:
高大乔木奠定基调:挑选树形挺拔、冠幅较大的高大乔木作为整个景观层次的上层结构,比如银杏、水杉、雪松等,它们往往能够成为视觉焦点,起到统领整个空间的作用。在园区入口、广场中心等开阔区域合理种植这些高大乔木,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庄重感和气势,还能提供大面积的遮荫效果。例如在大型公园入口处间隔种植几株高大的雪松,其高耸的身姿会立刻吸引人们的目光,同时为进入公园的游客营造出凉爽舒适的氛围。
中小乔木补充层次:在高大乔木之下,选择一些高度适中的中小乔木,如樱花、海棠、紫薇等,它们的高度通常在 3 - 8 米左右,能够丰富乔木层的多样性,填补高大乔木之间的空间间隙。这些中小乔木可以在不同季节展现出独特的观赏价值,比如春季樱花盛开形成浪漫的花海,夏季紫薇绽放带来绚丽的色彩。将它们错落有致地穿插种植在高大乔木下方,能避免上层空间显得过于空旷或单调。
灌木层搭配:
整形灌木塑造规则感:运用黄杨、女贞等经过修剪整形的灌木,可以打造出规则的几何形状,如圆形、方形等,常用于营造整齐有序的景观氛围,像在欧式园林风格的园区中,用修剪成球形的黄杨来勾勒道路边缘或者围绕着花坛布置,增加空间的精致感和条理感。
自然形态灌木增添野趣:选择杜鹃、连翘、金银木等自然生长形态的灌木,它们以自然丛植的方式散布在景观中,能够营造出自然、随性的氛围。例如在林下空间或者自然式花园中,丛植的杜鹃在春季开花时,满丛的花朵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映衬,给人一种生机勃勃、野趣盎然的感觉。将整形灌木和自然形态灌木结合使用,既能保证一定的秩序感,又能融入自然的韵味,丰富灌木层的表现形式。
草本及地被植物层完善底层:
草本花卉营造色彩亮点:种植矮牵牛、三色堇、金鱼草等草本花卉,它们可以通过花坛、花境等形式集中展现色彩斑斓的景观效果。比如在公园的休闲广场周边设置花境,将不同花色、花期的草本花卉搭配种植,从春季到秋季都能持续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,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视觉亮点,同时也为整个景观增添了活泼、灵动的气息。
地被植物覆盖地面:采用麦冬、葱兰、沿阶草等地被植物,大面积覆盖裸露的地面,起到保持水土、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,并且能够让整个植物景观看起来更加完整、饱满。在地被植物之上,点缀一些草本花卉,二者相互配合,使得底层植物景观既统一又富有变化。例如在林下区域,用麦冬作为地被铺满地面,然后间隔地撒播一些玉簪等耐阴花卉种子,当花卉开放时,就会在绿色的地被背景上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。 |